《厉害了我的国 :中国古人的经济学思维》小说全文精彩试读 奕劻曾国藩小说全文

发布时间:2023-10-13 编辑:小编

从历史唯物主义来讲,汉唐时,世界范围,不过是奴隶制,和封建制的生产关系分配关系。拥有大量土地资源、水域资源,而且是,统一国家模式的我们,加上地缘政治,发展不好就奇怪了,而明朝1368年,也就是14世纪晚期建国,这个时候可以看看西方在做什么?西方资产阶级,已经开始觉醒,同时,也将带来新的生产方式,和分配方式,而我们直到19世纪还是封建模式,生产力有限,大部分人,都在种地,哪来的科技发展,和财富积累,而这些是军事进步的核心,而军事进步,可以开拓海外市场,封建皇帝,闭关锁国,天朝上国思维,也是局限性。

在明代前期(1368一1424)这五十多年里。战争是主旋律。无论是朱元璋发起北伐,驱逐蒙元,还是朱棣五次亲征漠北。都是规模浩大的全国性战役。不可能不影响一般国计民生。战争导致人口大量减少,地多人稀。在建立的前八十年,会触发农业文明的专有被动——帝国的繁荣时代,通常会有一段繁荣时期。因此明代前期民生、文化发展缓慢。最多只是一个恢复性过程。

宣宗朱瞻基在位10年时间,平定了汉王的叛乱,安抚赵王,稳定了国内形势;撤兵安南,去掉困扰多时的平叛包袱,但也给后人在南海问题上留下了无尽的麻烦;推行重农爱民的仁政,国泰民安,国富民强。然而随着社会稳定,经济繁荣,君臣陶醉在表象的治平景象中,没有意识到盛世下存在的隐患。“臣僚宴乐,以奢相尚,歌妓满前”,纪纲为之不振,大量土地流向皇室勋贵官僚地主手中。维持了近70年的清廉政治至此结束,这种情况宣宗当然脱不了干系。

宋朝的开国元勋的后人,明朝的开国武将,世家先被杀的差不多。明朝的武将,是皇帝防,文臣防,面对,日益做大的文臣集团,明朝中后期的所有皇帝,都是扶持太监来对抗,而不是扶持武将集团。自身内部原因,文官集团在土木堡之后,掌握兵权,想夺回兵权的皇帝,大部分都“意外死亡”了,文官集团自身局限性,导致大明没有像汉唐那样,经常对外用兵。明朝的文臣集团,是他们限制了,武将的发展,限制了商业的发展。

明朝是典型的小农经济国家,政府大力发展农业,打压其他行业,力图保持农业在明朝经济的绝对地位。

在古代,农业是国家的重中之重,耕地的多少跟国力强弱有直接关系。朱元璋曾说:“农为国本,百需皆其所出。”为了发展农业,首先要把战后流散的农民固着土地上。为此朱元璋曾多次令民归耕,并以减轻赋税为鼓励措施。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规定允许百姓垦荒田为己业,并免徭役和赋税三年。洪武三年,令苏、松、杭、嘉、湖五郡无田百姓到临濠垦种,官给钱、粮、耕牛、种子,免徭役三年。又以北方近城地多不治,“召民耕,人给十五亩,蔬地二亩,免租三年,有余力者不限顷亩”。“额外垦荒者永不起科。”又令四方流民各归田里,丁少地多者,不许多占,丁多地少者,验丁拨给荒田。这些措施有效地召回了流散人民,也有利于人民生活的安定和农业生产的恢复。

后续精彩内容,点击下方关注我们,回复书名即可阅读!


您的位置 : 小说> 小说资讯> 《厉害了我的国 :中国古人的经济学思维》小说全文精彩试读 奕劻曾国藩小说全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