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群的共识:人文视角下的金融真相

来源:网络

状态:连载中

作者:肖小跑

主角:

微信阅读


精彩内容阅读

济中发挥真实作用了。所谓“大水漫灌”,不过是央行和商业银行表上的数字,您并不会看到一条硕大的瀑布从天而降,灌溉在实体经济上和您的头上,人们从此无忧了。您只会看到一条数字瀑布,倾盆泼在资产价格上,让物价涨起。

换句话说,央行决策直接决定市场的表现——这是大家的“共

识”。因为知道“共识”能产生的巨大化学反应,全世界央行行长发

展出了一门新的语言艺术:简洁精炼,质朴自然,模棱两可,找不着北。央行的货币政策报告,没有和珅般揣摩圣意的功底,是解读不了的:要松,要紧,要不松不紧;不能既要又要还要;喷灌,滴灌,不要漫灌。

20世纪70年代沃克尔杀高通胀,90年代朱镕基祭出“十六条”的时候,没有彭博终端,没有万德,没有推特,也没有朋友圈。今天,新闻和谣言、真的和假的、实现的和没实现的,都在同一时间出现,并扩散传播。

与“共识”共舞,将是央行的一项终身事业。

这个“共识”不好吗?只要能缓解痛苦,吗啡也是药啊。

只要村里还是“放水有用”的共识,投机就会仍然有路径依赖,资本往熟悉的地方钻,空转泡沫;真正创造价值的好细胞就会继续被坏细胞挤压。

央行和商业银行就要继续吞咽垃圾。

所以呢?央行要做聪明的创造共识者。要让“刚兑接盘”和“死给你看”的共识慢慢死去,让“放水不流有坏细胞的田”的新共识形成,让坏细胞自动消失。哪怕代价是过冬。

您要做聪明的看官。

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草堂春睡足,窗外日迟迟。谁是比太阳起得早的人呢?您心中是有数的:早睡才能早起,不留恋昨天,午夜前离开酒吧。清醒的人,才能看到共识形成的过程,才能最早看到太阳。

大家都想要一个明确的答案,尤其是对不确定的当下和未来。

我也想要。问题是它并不存在。就算有,能准确回答出您所关心问题的概率,也许很长时间才有一次。就像七龙珠,集齐七颗龙珠召唤神龙,满足一个愿望后神龙立刻消失。再召唤,就要等下次龙珠集齐之后了——又是个极不确定的时间。

难道没有不绕弯路,对任何事情,都能直接给观点的人吗?

当然有。罗素还给了定义:“我们这个时代的困扰是,那些对任何事情都确信无疑的人,其实很蠢;而那些有想象力和理解力的人,却总是怀疑和优柔寡断。”

这样的人叫作“妄人”。

“妄人”在行动和言辞上的表现,就是罗素所说的“蠢”。“妄人”总觉得自己手里有真理,有答案,对任何事情,不论是政治、历史、金融、科技,不管自己有没有经验、擅不擅长,都敢于评论,敢于给出非黑即白的观点。历史上有太多这样的人,比如蒙巴顿,比如康有为。

您的位置 : 小说> 小说库> 羊群的共识:人文视角下的金融真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