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父母改变孩子一生的60种激励法

来源:网络

状态:连载中

作者:张振鹏

主角:丘吉尔安徒生

微信阅读


精彩内容阅读

之后的一段时间,她的情绪显得非常低落,学习成绩也有下降。原来,由于家离学校远了,路上要换乘公交车,有时耽误班级工作,老师批评了她,她的学习也因此受到影响,当班干部的热情也逐步下降。最终,她向父亲表示不想当班干部了。

父亲没有直接表示赞同或反对,而是说:“你自己好好想一想,妥善处理好这件事。”王冉后来辞去了班干部的工作,从此把主要精力投入到学习上,学习成绩有了很大提高,在同学中的威信也越来越高,学期末还被评为了区三好学生。

事实证明,每个孩子都有自我管理和教育的潜在能力,父母给予孩子的机会越多,孩子就越学会为自己做主的事情负责。所以,父母不要剥夺孩子的自己的权利,放手让孩子自己去斟酌、去安排,这样,孩子才会更加健康地成长。

建议四、不要因尊重孩子而一味顺从

父母尊重孩子的意见,不是完全听从孩子的想法,而是提供给孩子一些合理的建议,并和孩子一起分析问题,孩子从中会有一些思考,思考后的孩子会懂得如何选择。但是,如果孩子的思路确实不对,父母就要引导孩子,说服孩子,帮助孩子做出正确地选择。

上小学5年级的小宝从幼儿园小班就开始学习舞蹈,对舞蹈也很有天赋的,不论从舞姿还是表情上,一直都受到舞蹈老师的表扬。在舞蹈兴趣班里,老师经常请她做小老师,还常常推荐她参加舞蹈比赛。

然而,5年级快结束的一段时间里,小宝回来对母亲说:“不想学跳舞了,太累了,还有些同学也不想跳了。”母亲觉得如果尊重小宝的想法,让她放弃舞蹈,太可惜了,但是如果坚持要求让她学,又怕她学习压力大。母亲也觉得很矛盾,于是请教了一位老师。

这位老师做了如下的回复:“尊重孩子的意见并不是说就一定要按照孩子的要求做。所谓尊重孩子的意见,其实就是接纳孩子的想法,然后和他一起分析,最后决定是否采纳。对孩子的意见,哪怕认为他说的是合理的,都应该和他一起分析,合理在哪里,不合理在哪里,怎么改进这个意见,这才是真正尊重。”

父母对孩子的尊重不是一味地顺从,而是给予有意义的引导。父母在和孩子一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本身就是对孩子的重视与尊重。所以,无论遇到任何问题,父母应多与孩子交流,把真正建设性的意见提供给孩子,孩子会知道如何去做。

【教育箴言】

父母如果懂得尊重孩子的意愿,就不会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强迫孩子。只要父母有“按我说的做,就一定正确”的心理的话,尊重孩子的意愿和想法就是一句空话了。其实,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尊重是通过平心静气地交流完成的,谈话的气氛一旦是舒缓的,无论谁服从了谁,大家彼此都是被尊重的。

您的位置 : 小说> 小说库> 好父母改变孩子一生的60种激励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