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美古韵:《诗经》读解

来源:网络

状态:连载中

作者:苍 梧

主角:

微信阅读


精彩内容阅读

对曰:“昔者大王好色,爱厥妃。《诗》云:‘古公亶父,来朝走马,率西水浒,至于岐下。爰及姜女,聿来胥宇。’当是时也,内无怨女,外无旷夫。王如好色,与百姓同之,于王何有?”

孟子劝说梁惠王施行仁政,梁惠王以自己“好货”和“好色”予以推脱。“好货”指贪恋财物,“好色”指贪恋女色。孟子认为君王只要与百姓心相一致,心里时时想着百姓的利益,做到与民同乐,那么即使“好货”与“好色”也不妨碍施行仁政,反而能够得到百姓的拥护。为了说明这个观点,孟子两次引用《诗经》,一次引自《诗经·大雅·公刘》,一次引自《诗经·大雅·绵》。

《诗经·大雅·公刘》:

笃公刘,匪居匪康。乃埸乃疆,乃积乃仓。乃裹糇粮,于橐于囊。思辑用光。弓矢斯张,干戈戚扬,爰方启行。

笃公刘,于胥斯原。既庶既繁,既顺乃宣,而无永叹。陟则在,复降在原。何以舟之?维玉及瑶,鞞琫容刀。

笃公刘,逝彼百泉,瞻彼溥原。乃陟南冈,乃觏于京。京师之野,于时处处,于时庐旅。于时言言,于时语语。

笃公刘,于京斯依。跄跄济济,俾筵俾几。既登乃依,乃造其曹。执豕于牢,酌之用匏。食之饮之,君之宗之。

笃公刘,既溥既长。既景乃冈,相其阴阳,观其流泉。其军三单,庶其隰原。彻田为粮,度其夕阳,豳居允荒。

笃公刘,于豳斯馆。涉渭为乱,取厉取锻,止基乃理。爰众爰有,夹其皇涧,溯其过涧。止旅乃密,芮鞫之即。

这首诗通篇赞美公刘厚待百姓。公刘是后稷的曾孙,他曾率领百姓迁豳地,恢复了后稷所从事的农业,百姓逐渐富裕起来。孟子所引是该诗的第一章,该章描绘了公刘广积粮食和武器,带领百姓向豳地进发的场面。从字面意义来理解,这里并没有说公刘是贪恋财物的。从全篇来看,该诗是赞美公刘厚待百姓,施行的是孟子所倡导的与民同乐的“仁政”。所以,孟子用来证明:只要从百姓的利益出发,即使是“好货”也无不可。这也是典型的“以意逆志”的引《诗》方式,即不拘泥于个别的字义和词义,而是从整首诗的主旨出发来加以引用。《诗经·大雅·绵》的引用也是这样的情况。从这两处可以看出,只要《诗经》的诗篇在主旨上符合孟子所要说明的道理,孟子就会加以引用。

孟子“以意逆志”的引用《诗经》的方式,其目的是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每次在引用《诗经》之前,孟子都已经提出了自己的政治观点,而整部《孟子》的核心就是“仁政”与“王道”。换句话说,《诗经》是证明“仁政”和“王道”等儒家思想的材料,《诗经》的政治功能由此更为突出。

您的位置 : 小说> 小说库> 唯美古韵:《诗经》读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