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 书库> 采薇

采薇

来源:网络

状态:连载中

作者:子孺

主角:

微信阅读


精彩内容阅读

      你别说,当时培然的内心充满对这个差事的爱。培然是从小都喜爱绘画的,这都是受他父亲的影响,他的父亲是十里八乡有名气的老木工,也是有绘画和音乐的天赋。他父亲本行是木工,在土改后样板戏大流行时代,他还担任村里的样板戏戏剧团团长。他在自己打造的家具上用油漆画的橡胶勾画是非常有功夫的。他还自编自导一些小品剧,宗教圣剧等等。所以培然从小都喜欢这方面,比如绘画、书法、音乐等等。培然对这工作内心的喜乐绝不是因为一条40元报酬的原因。他热爱他的设计和他那其实很底层的生活。

         培然回家的时候已经是早上5点了。

   当培然快走进这座据我所知,已经新搬迁30年的村落时,应该是很多人还没有睡醒,通往村里的小路在未亮的黑暗天空所庇护下,露出一道白色的宽线,它在潮湿的空气里好像是刚画出来还没来得及晾干一样。两边的麦地里雾蒙蒙的水珠将绿色的麦田素裹着白色的一层寒霜,似乎能看见一浪浪的寒气悬浮在茫茫的麦田上。很难想像的到,在这朦胧的薄雾下还隐藏着这里的村民们收获的希望。一棵棵铁灰色的老桐树站立在路的两侧,没有风树枝竟然如此安逸。它们整整齐齐地矗立在我的面前,也不知道想要对这个年轻的村落说些什么。冬的寂静在耐心地等待去拥抱那黎明的到来。

    培然所居住原来的村庄距离黄河比较远距离县城比较近,大约有1里地。在他七八岁的时候采薇的爷爷经常带他到县城里赶集,他小时候经常把父亲买回来的甘蔗当成竹子,也不知道能不能吃。那是一个非常古老的村落他们都称为老村,采薇的爷爷、太奶都曾住在那个村里。村庄离耕地的距离太远,大概有10里的路程,每到秋收冬耕时节村里的庄稼汉都是披星挂月的前往地里辛勤劳作。由于村民干活都不方便所以经过村委会的研究决定,整体搬迁。那个时候,搬迁个村庄都是村委会直接拍板就可以干的。

        1979年年底开始筹措搬迁,各自建各自的院。一年时间村里的村民们都陆陆续续都搬进这个年轻的村落里。新村距离黄河特别近了只有一里多地,所以村里小两口吵架时吓唬对方要去跳黄河那就显得真实和方便多了。

        这是一座三开间的传统北方宅子,土坯砌成的墙周边还有青砖夹杂着红砖围起,有砖有土的两掺的干法在当时就算是代表中农阶级的建筑。宅基地南北朝向是我们传统概念中都喜欢的方位,正房有三间和偏房两间,烧火用的厨房和连着大门的一间门房,正房的两侧是两间偏房东西相连,设计师竟然还能大胆地增设一个连廊,两个红色的区区歪歪的木柱子,柱墩当然也用不起石头,只能用高档的水泥来堆砌。中间正房的两个圆窗也充分体现当年设计师的中国风之情节。它们几乎都是清一色的建筑,谈不上美学更没有进行合理的布局,它只是一个遮风挡雨的地方,虽然有时候也不怎么挡雨。当然,这个建筑的设计师就是采薇的爷爷,培然的父亲。

您的位置 : 小说> 小说库> 采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