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承恩捉妖记

来源:网络

状态:连载中

作者:佚名

主角:吴承恩青玄

微信阅读


精彩内容阅读

明朝正德十六年,距离京城三十里的万秋山净通寺。

天刚微微亮,寺院里已经如同往日一般散布着众僧咏颂经书的浑厚佛音,借以祈福天下太平。而大方丈也照例跪在巨大恢宏的天鼎之前,等待着天鼎摇出今天份儿的“平安”签。

一切都应该像以往一样:歌舞升安,天下太平。

唯独每日奉命前来取签呈报于皇上的锦衣卫,时不时抬起脖子看看东升的日头,略显焦急。天已经微微亮,按平日里来说,自己现在早就该捧着今天的平安签奔波在去见皇上的路上了。只见他略显不安地在大雄宝殿门前走来走去。

门口拴着的良驹正在低头吃草,似乎难得享受这种宁静。不远处的山岗上,两名和尚打着哈欠顺着楼梯攀爬而去,从方向看得出两人是要去敲钟报时。这让门口的锦衣卫更加不安了。

“已经卯时了吗……”锦衣卫一边喃喃自语,一边把目光转向了大雄宝殿之内。

这可能是朝廷境内唯一一座没有佛像的大雄宝殿。只是因为,里面供奉着开朝皇帝所铸造的巨大“天鼎”。

相传,开国皇帝耗尽京城之内所有黄金,才打造出了这尊高达三丈有余的三足巨鼎,而在正面镶铸着一尊三面观音像:正面观音手持经箧,右面观音手持莲花,左面观音手持念珠,传说随着阴晴日夜、旱涝春秋的变幻,观音也会展现出不同的表情,简直栩栩如生,天神下凡。

由于是纯金打造,即便在夜里,这尊神鼎也会散发出微微的佛光。

这尊天鼎并不是用来焚香的普通火器;当时的皇上请来了一位得道高僧,耗尽足足十年时间,用净通寺门口的竹林一段一段砍成竹简,然后再用沾了金粉的佛墨,一件一件写上同样的两个字:

“平安。”

没有人知道这位传说中的高僧到底写了多少支签子放进了天鼎之中;有人说,是一千支;也有人说,是一万支。无论如何,这里面的平安签,似乎永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从天鼎被放进了平安签的那天起,圣上正式赐此鼎名为“天”。历朝皇帝每天的第一件事,就是来这里求签。

高僧曾在开国皇帝面前取出来了第一支签子:只见他仙风道骨,却只要轻轻叩击天鼎,整个三面观音像就会发出轰鸣,震得天鼎之内的平安签也摇动不已,继而会从正面观音像的手中,抖出来一支签子。

高僧当时看了签子,一脸惊恐,跪在皇帝面前,颤抖着呈上。

皇帝也迷惑不已,接过来一看,确实是平日里准备的竹简;只不过,上面写着的却并非自己所筹备的“平安”二字……

而是金光闪闪的四个大字:“天下大吉”。

高僧跪在地上对着皇帝谢罪,坦言自己准备了不知多少平安签,却从未写过“大吉”二字,这支签子出现在天鼎之中,只能说是天意,是上天的冥冥之力所拟写。看来大明江山,必定千秋万代。

您的位置 : 小说> 小说库> 吴承恩捉妖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