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根本的乡村故事

来源:网络

状态:已完结

作者:太渭

主角:

微信阅读


精彩内容阅读

结婚五年,他们夫妻团聚的时间加起来不足半年。儿子出生,他不在妻子身边。儿子一岁时,他才第一次抱孩子。

如今,孩子两岁多了,对爸爸的印象就是当兵的。孩子只要是见了当兵的,就会喊爸爸。

有一次,秦根本跟妻子通电话,妻子逗儿子说:“小宝,爸爸在哪里呀?”

儿子说:“爸爸在墙上。”

当时秦根本还不理解儿子的话是什么意思。直到妻子解释之后他才明白。

秦根本的照片挂在家里的墙上,妻子经常指着照片对儿子说,“这是爸爸。”孩子便记住了,墙上的人是爸爸,所以爸爸在墙上。

秦根本想到这些,觉得有些心酸。当兵这么多年,他对家人的亏欠真的不少。

父母一天天老了,还在山沟里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干活。妻子在酒店工作,经常值夜班,孩子照顾不上,只能放在老家。

妻子多次催他退役,他总是不甘心。他想提干,想当军官。

可是他没读过正规高中,当初读的是职高,文化课没学好,所以没考上军校。改变身份就只有提干这一条路了。

为了这条路,他几乎把命拼上。可是,天不随人愿。

秦根本当兵第五年的时候,有一次提干机会。那时团里有一个提干名额,秦根本是两名候选人之一。他的所有条件都具备,但那次他还是落选了。多年过去,他仍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做错了什么。

第二次提干落选是在当兵第八年。团部已将他上报师部,但是因为专业问题他被刷了下来。

秦根本所在的部队是步兵团,往年分配的提干名额都是步兵专业。那一年,团领导好不容易达成一致,上报了工兵专业的秦根本。

但在师部的筛选中,工兵团的工兵提干对象,显然比他这个步兵团的工兵更有优势。秦根本再次中途折羽。

今年这一次,应该是绝好的机会,几乎板上钉钉。或许提干的命令已经走到半路了,可是,因为他冒失的行动,机会再一次与他失之交臂。

秦根本似乎相信了,人各有命。他就是没有当干部的命。所以,他不想再留队了,他要走。

按照士兵服役条例,在部队干满十二年,他可以选择拿一笔退役金自主就业,也可申请入伍地政府安排工作。

秦根本没多考虑就拿定主意,选择安排工作。这也是妻子柳丫红的意思。

在妻子看来,政府安排工作怎么说也是体制内的人,是有身份的人。虽然收入可能不高,但别人不敢怠慢。

对于出身穷山村的人来说,这种身份的象征意义更能体现一个人的成功。

申请交上去了,心也安了。有几次,秦根本想给妻子打电话,说说自己退役并且选择安置工作的决定,最后都忍住了,他要给妻子一个惊喜。

两地分居、朝思暮想的局面即将结束,那是一种难以名状的兴奋。尽管这种欣喜中多少有点无奈,但仍然值得期待。

您的位置 : 小说> 小说库> 秦根本的乡村故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