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含巧沈景硕小说全文免费试读 凌含巧沈景硕全文精彩章节章节

发布时间:2023-10-13 编辑:小编

最后,我看见紫禁城雄伟的城门,八十一颗门钉在我眼前掠过。这是本

朝第一次,一个女人从紫禁城的正门进入后宫。

然后,我听见“砰”的一声,那皇宫的大门在我身后重重合上,隔绝了外面

的一切,也隔绝了我的凡心。

悄悄撩起喜帕,眼前龙凤红烛高燃,大婚特有的喜宴精美,耳边隐隐传

来吉乐。

月色,真美!

三个月前,我还只是凌府的小姐,生活无忧无虑,每日只是在闺房中看

书习字,弹琴画画。要么与三位兄长吟诗作对,或者与母亲一起做些女红,

很惬意。

兄长三人分别是三界的文武状元,让父亲脸上很是容光。

父亲是当朝右相,位极人臣,很受先帝的赏识,是先帝的肱骨。因此,

新帝年少继位时,父亲受先帝遗命辅佐,因此朝中大事多由父亲做主。

再加上三位兄长,大哥是户部尚书,二哥是镇西大将

军,手中握有重

兵,三哥虽是状元但没有入朝为官。当时国家倒也算重视鼓励商贾买卖,商

人地位比起从前大为提高,三哥幼时便对此有兴趣,便到江南经商。在没有

借用凌家势力的情况下也颇为成功地成为国家有名的商人,我们凌家因此名

噪天下。

也许是因为父亲有些自恃功高,对那位年轻的皇帝有些压制,他俩的关

系一直不是很好,总是会有分歧。不过父亲说他是难见的英主,等再成熟些

必有很大的作为。

毕竟能对一个只有十六岁的人要求什么呢。

不过,他们在朝堂上经常的“战争”使父亲很无奈,两个人都是为了国家,

可是思考的方向却是不同。

父亲每次与皇帝闹得不欢而散后都会称病在家,而每次为了父亲让“康

复”,皇帝总会给父亲或兄长加官晋爵。所以,我们凌家的地位渐渐地变得非

一般大臣能及,几乎与王爷相当了。

就这样三年过去了,我长到十六岁,皇帝也十九岁了。

那天,父亲再一次气冲冲地从朝堂上回来,接着便一连一个多月没有去

上朝。这次,皇帝在对回疆用兵的问题上,与父亲产生了巨大的分歧,父亲

主张怀柔,而皇帝却想出兵,一时在朝堂上都忘记君臣之分吵了起来。最后

皇帝竟给了父亲一巴掌。

于是,一切就一发不可收拾。

我端着一碗野鸡乌参汤走进书房。父亲正在奋笔挥毫,屋内燃着西域朝

贡的香料,散发出淡淡的香味。

“父亲,喝碗参汤吧。”我走到父亲身边,只见几乎铺满整张书桌的宣纸

上,写着“宠辱不惊”四个大大的字,字字力透纸背。

“巧儿,这汤是你熬的?”父亲品了一口汤,转过头来问到。

我拿起那张宣纸背光而立,明亮的阳光将我的身影投在大理石地面上,

如同墨染的仕女图。我仔细地看看那字,笑着说:“这真的是父亲心中所想……

后续精彩内容,点击下方关注我们,回复书名即可阅读!


您的位置 : 小说> 小说资讯> 凌含巧沈景硕小说全文免费试读 凌含巧沈景硕全文精彩章节章节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