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的岁月 母亲

来源:网络

状态:连载中

作者:东方红0522

主角:

微信阅读


精彩内容阅读

我们这个家,在那个年代,经历了许多数也数不清的磨难与惊险。是父亲和母亲带领我们兄弟姊妹们,简直就是在饥饿和死亡的生命线上拼命挣扎,私立逃生。

在那个年代,也不知有多少家庭在战火纷飞中妻离子散,颠沛流离,到处流浪以致家破人亡,又有多少人家,在荒芜的岁月里,饿死、冻死在荒郊野外,抛死异域,回想其情景真是惨不忍睹,毛骨悚然。

我们全家人,虽然也经历了许多饥寒交迫,腥风血雨,最后被迫背井离乡,漂泊他乡。用母亲的话说是“十磨九难,还能安然无恙的团聚到今天,完全是靠母亲的意志,艰辛操劳,含辛茹苦的维持所得来的。

我们这个家,是那个年代,在中国这片焦土上的千千万万个像我们这样不辛家庭的幸存之一吧!

我们的母亲,是一位贤惠、善良,具有高风亮节的中国传统的旧式家庭主妇。

母亲的一生,以孔孟之道律己,以孔孟的道德观教育我们兄弟姊妹们。

母亲常教诲我们”富贵不能淫,贫穷不可贱。”

母亲对我们兄弟姊妹的一举一动,要求都十分严谨。她常警戒我们“为人之道,以忠诚仁义,孝顺为先……”母亲一生中,不论是在那家贫如洗的荒凉岁月,还是在生活安逸稳定的新社会,老人待人总是一视同仁,平易近人,热情好客。

母亲对待生活,也表现得十分顽强,她常说:“为人要有骨气,宁可站着死。也莫跪着生……”她说:“再穷,天下除了讨米不为穷。”

母亲虽然在那样苦不堪言的日子里,她对那些有钱的富人,从不低三下四的去向他乞求;对穷苦的人,也从不鄙视,总是给以同情和怜悯。讨米的“叫花子”来了,哪怕家里没有一粒米,就把自家种的红薯,拿上一两个打发他们。

母亲常对我们说:“一个人的命运,虽然说是由天定的,但一切都还得靠自己的一双手去做,坐井观天,等人施舍,是没有什么活路的……”

当时我们虽然处在那么艰难困苦的岁月,又举目无亲,但母亲总是能想尽一切办法,用自己的智慧与勤劳的双手,和父亲一起来挣钱,一起开荒耕种获取一点微薄生计维持一家六口人半饥半饱的最贫寒的日子。

母亲一双不足十厘米的小脚,带着我们在他乡异地开荒、种菜、绩麻、缝衣、采茶、养鸡、喂猪等,只要是能维持生活的劳作,母亲都不畏艰辛,披星戴月,冒着严寒酷暑地去做。并边做边教导我们说:“世上只有好逸恶劳为耻,勤奋劳作为荣。俗话说,只要人手勤,黄土也能变成金。”

母亲不论住到哪里,那里的一方乡邻都很尊重母亲,都愿意与母亲来往。她们都说:“邓先生娘子真好,讲话秀气,条条是到,蛮好听”尤其是那些年轻的农妇,农闲时,总是三三两两的来向母亲求教针线活和其它有关家务琐事的调理。母亲也就毫不保守的耐心地教她们。

您的位置 : 小说> 小说库> 难忘的岁月 母亲
返回顶部